学者称政府压低电价不利于节能减排

2012年11月01日02:39  新京报

  ■ 宏观大势

  我国电力等资源品价格长期在均衡价位下方徘徊,相当于对高耗能大户形成隐性补贴,这并不利于节能减排事业的推进,电力定价体系需要得到厘清。

  时至年底,煤电谈判又到关键期。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正在酝酿电煤价格彻底市场化的办法,而中电联在近日发布的报告中也提出,电煤价格并轨是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多年来,电力体系在“市场煤、计划电”制度下问题频出,而管理部门出于通胀等因素考量迟迟未能下决心完全放手市场调节,电价改革亟待突围。需要提及的是,当下消费品价格指数增幅明显放缓、煤炭市场整体疲弱,为国内电力体系彻底走向市场化打开了时间窗口,相关改革举措值得各界期待。

  我国在2005年就曾宣布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政策,但管理部门顾虑到社会通货膨胀压力而一直未能真正成行。此后,煤炭市场价格一路走高,电企运营成本高企,发改委为缓解发电企业困局而于2008年7月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提高2.5分钱,并对煤价采取了临时性价格干预。今年7月,阶梯电价在全国全面试行,电力用户的成本随之上升。

  从近年来电价改革的轨迹中不难看出,管理部门为平衡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双方利益而纠结不已,不得不通过小幅上调电价来暂时安抚电企,同时尽可能减少电价调整对民生的冲击。但即便如此,行政力量仍无法阻止电企因成本价格倒挂而制造“伪电荒”、甚至私下倒卖重点合同煤赚取差价现象的一再发生,而电价上涨也引发了一些民意反弹,相关政策绩效并不尽如人意。

  问题在于,我国电力等资源品价格长期在均衡价位下方徘徊,相当于对高耗能大户形成隐性补贴,这并不利于节能减排事业的推进,电力定价体系需要得到厘清。

  今年9月份,CPI同比涨幅仅为1.9%,消费品价格指数重回“1时代”意味着通胀压力骤减;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煤炭价格呈下跌态势,国内煤炭库存总量在高位徘徊,重点合同煤与市场煤之间的价差收窄。这些因素为电价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电力价格彻底市场化曙光乍现。

  事实上,电力体系改革的关键就在于,行政部门回归运作秩序监管职责,放手市场竞争贯穿整个细分链条。这其中除了强调实施煤电联动之外,还需要在电力体系内部实现全面竞争。其实,电价合理上调并不会引起公众反感情绪,但电网企业坐享高额厚利的现实,却难免让人联想到以全民之力为垄断电企买单。自2002年“电网分离”改革以来,电网企业通过从发电企业处低价购电、再高价卖给消费者轻松斩获稳定的巨额差价收益,而将市场经营风险全部转嫁给了发电企业。

  虽然在外界看来,只要电力体系存在高垄断盈利,就不应让终端用户为煤炭成本上涨买单,但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今电网企业已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以行政措施要求其向发电企业转移利润可行性不大。恰因此,适时理顺电力市场内部电企与电网间经济利益也是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包括竞价上网、输配分开等打破垄断的举措需尽早落实。

  □马红漫(上海 学者)

(原标题:电价调控当尽早由市场“接棒”)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智库报告建议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
  • 体育联赛杯-3度落后补时扳平 切尔西5-4曼联
  • 娱乐传新欢为王石生下一子 前男友是豪门公子
  • 财经网传王石妻子离婚声明系伪造
  • 科技苹果股价跌破600美元:面临7大问题
  • 博客美国博主亲历飓风 马未都:老外捡宝物
  • 读书解密:彭德怀为何提议将毛岸英葬在朝鲜
  • 教育北京雷霆“禁奥”:20亿富矿前途未卜
  • 育儿女子因遭家暴闷死3岁儿子后欲自杀